为弘扬五四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党员和青马学员于4月26日前往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传承五四薪火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活动中,师生们走进纪念馆四大主题展厅,通过200余件革命文物、珍贵照片及动态影像,重温了杨家山里从抗日根据地到红色精神高地的峥嵘历程。在“山河有记忆”展区,锈迹斑斑的土枪土炮、泛黄的《胶东抗战日报》再现了1944年军民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东南崖村保卫战复原场景前,研究生党员胡沉天凝视着模拟战壕感慨:“先辈用热血铸就的丰碑,永远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灯塔。”

“这片山沟里的每一寸泥土都浸透着先烈的热血,新时代青年更需以理想为炬,照亮前行之路。”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胡彤以革命故事为引,在纪念馆内现场讲授《红色基因里的青春担当》主题党课,将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呐喊与杨家山里军民“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壮举串联,“无论哪个年代,爱国始终是青年最鲜亮的底色!”
展馆门口的留言本上,党员们以笔墨致敬先烈,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付丽翰写下“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在“红色记忆定格”环节,学生以革命遗址为背景拍摄青春合影,用实际行动“与历史同框,与信仰同行”;面向党旗,党员们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回荡在青山翠谷间。活动还创新采用“新媒体+红色教育”模式,通过“图片直播+实时互动”全程记录,吸引7000余人次在线观看,掀起红色教育云端传播热潮。研究生党员李菲在活动手记中写道:“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要把新媒体技术作为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扩音器’和‘连接器’,用专业力量让红色故事‘破壁出圈’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作为学院“红语润心·文志笃行”红色教育品牌的重要实践载体,本次活动通过“行走的思政课”模式,有机整合红色资源与青年思政教育,以沉浸式教育体验构筑起“党建带团建”协同育人新范式。下一步,学院将以党建为引擎,带动团建提质增效,持续深耕红色文化育人沃土,通过“理论研学+实地践学”红色教育体系,引领青年学生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为强国建设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撰稿:胡彤;审核:王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