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17年12月,由原外国语学院和原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三个本科专业合并而成。学院现有英语、日语、社会工作、网络与新媒体4个本科专业以及社会工作(MSW)、翻译(英语笔译)(MTI)、新闻与传播(MJC)、国际中文教育4个专业硕士点,大学外语教研室承担全校本科、硕士、博士等公共外语教学任务。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500余人。
学院积极推进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加快传统文科专业转型升级,新文科建设成效显著。英语专业为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专业获批校级一流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学校获批的第一个新文科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山东省级一流课程3门,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线课程5门,校级一流课程6门。
学院现有教职工124人,其中专职教师108人,管理及教辅人员16人。专职教师中教授12人、副教授40人,常年聘请外籍教师2人;博士47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6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齐鲁和谐使者4人、青岛市拔尖人才2人、西海岸新区拔尖人才5人,校“礼贤学者”特聘教授2人。
学院现有市级科研平台“人文社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青岛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青岛市社科研究智库培育基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基地”“社会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科研团队”。积极推进内涵建设,制定科研提升规划,科研成果成绩喜人。2020年以来,获批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8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厅局级项目79项。发表论文160篇,出版专著21部,译著12部,主编教材7部,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临沂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厅局级奖励18项。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拥有人文与语言实验中心,面积近2000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800余万元,包括外语语言实践能力综合训练平台、同声传译实验室、多语种翻译训练室、网络自主学习中心等26间,充分满足外语专业本科生、非外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需要。
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内涵、强化特色、加速发展”的办学理念,突出人文特色和国际特色,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国际视野。2020年来,社工181班、广告191班团支部先后获批“全国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8项、省级34项,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国家级奖项54项,“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外研社英语演讲大赛等省级奖项69项。先后有几十位优秀毕业生被成功保送至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有两百余名学生考取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研究生,百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