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第199期“新论语”讲坛在嘉陵江路校区主教学楼成功开讲。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雪松以“社会工作研究的问题发现与深入挖掘”为题主讲,社会工作专业全体教师和研究生聆听讲座,学院副院长杨书胜主持讲座。

何雪松教授以人群、问题、政策、实践这四大问题发现的关键因素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当下社会工作学者应如何从现实需求与学术理路的宏观角度,精准把握论文选题。结合当下社会现实环境,何教授从结构变量、选题大小权衡以及选题视野拓展等多个维度,对选题过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他指出,项目选题命中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论证规范、学术基础扎实、研究方法可行是最为核心的要素。何教授特别强调论证在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应从点、线、面、体四个层面着手,兼顾形式与内容,全力实现高质量论证。

何教授总结了学术研究中实现高质量论证的注意事项,并鼓励师生们保持良好的学术心态,积极面对,为社会工作领域的学术研究持续注入动力。
杨书胜教授做总结发言,他感谢何教授精心的准备、精辟的见解、精心的指导,期待老师和同学们在启发中砥砺前行,取得更好的学术成绩。
(撰稿:曹萌审核:郭印张成福)
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变迁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先后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2007),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2008),上海市社科新人(2010),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9),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23),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4),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5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建设了“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数据库”,发表论文150余篇,各类著作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