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铁血铸军魂 童心向国防 青岛理工大学“爱越山海·青春领航”鲁喀专项实践队 开展建军节主题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1 16:33 来源: 发布人:贾舒文

值此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和人文与外国语学院10名师生组成的“爱越山海·青春领航”鲁喀专项实践队,在喀什英吉沙县实验小学开展了“铁血铸军魂童心向国防”主题学习活动。活动通过重温入队誓词、学习军体拳、聆听红色故事等丰富形式,让喀什地区的孩子们在红色教育中感悟初心,在军魂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

红领巾映照初心誓词声声传信念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40余名小学生佩戴鲜艳的红领巾,在支教老师的带领下举起右手,面向队旗庄严重温入队誓词。稚嫩的声音在教室回荡,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宣誓仪式后,支教老师为孩子们讲述了少先队与人民军队的深厚渊源:“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解放军叔叔是守护我们的‘钢铁长城’,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安心学习、快乐成长……”当问到“长大后想不想当解放军”时,孩子们齐刷刷举起小手,五年级的艾山江大声说:“我想当海军!驾驶威武的军舰,保护我们祖国美丽的大海!”

军体拳彰显风采少年意气自飞扬

午后的阳光洒满操场,军体拳学习环节让孩子们热情高涨。支教队员一招一式地示范着“贯耳冲击”“抓腕砸肘”等基础动作,孩子们模仿着摆出架势,虽然动作略显稚嫩,却个个眼神专注、气势十足。“出拳要有力,就像打跑侵略者一样!”老师一边纠正动作,一边穿插讲解军体拳的历史背景,“这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本领,更是军人意志的体现。”休息间隙,维吾尔族女孩麦迪努尔擦着汗说:“军体拳好有力量,感觉自己变成了小战士!”

红色课程浸润童心精神火种代代相传

在特色课程环节,支教队精心打造的“铁血铸军魂”主题课深深吸引了孩子们。团队成员动情讲述人民军队从1927年南昌起义到今日戍边卫国的98载光辉历程:“98年前,革命先辈以热血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如今,解放军叔叔在边防哨所、在救灾现场,日夜守护着我们的安宁生活。”课程尾声,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满怀崇敬地提笔,为心中最可爱的人写下了一封封真挚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洋溢着纯真的敬佩。

“沂蒙精神”专题课堂同样触动心灵。“红嫂无私奉献”“小英雄站岗放哨”等感人故事,让同学们深受教育。孩子们踊跃参与情景演绎,模仿小英雄王璞站岗放哨、为伤员运送干粮、协助红嫂照料伤员。通过亲身体验,那份战争年代孕育的沂蒙精神——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勇敢担当,深深烙印在孩子们心中。支教队更将沂蒙精神延伸到校园与家庭生活,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点滴中践行这份宝贵品质。

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课程学习中,团队成员巧妙地将人民军队的成长史与民族复兴的奋斗史相连:“解放军的光辉历史是一部不屈的拼搏史。我们国家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正是依靠了这种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的精神血脉。”这堂生动的历史课,为孩子们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此次八一建军节主题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实践课。从少先队誓词里的“热爱祖国”,到军体拳中的“强身报国”,再到红色课堂对“家国大义”的感悟,支教队员将爱国情怀化作孩子们可感可知的具体行动。正如支教队员所言:“跨越万里来到喀什,就是要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让他们懂得‘有国才有家’,理解民族团结、守护家园的意义——这既是支教的初心,也是青春助力民族复兴的使命。”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深耕红色教育,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每位少年心中深深扎根,使之茁壮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材。

(撰稿:刘文帅、马甲、王子诺;审核:李军权、王鹏飞)

下一篇:"文化搭桥连山海,青春润疆结同心”——青岛理工大学"爱越山海·青春领航”鲁喀专项实践队赴喀什市英吉沙县实验小学开展文化实践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