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青岛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研”暨“齐长城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考察”调研团队到胶南街道进行调研。
胶南街道宣传统战办公室焦宗耀主任向调研团队介绍了街道在挖掘和保护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开展的工作,对“李家洼子地瓜粉条手工加工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开展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重点总结。

“李家洼子地瓜粉条手工加工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李省、街道宣传办张坤宇等就调研团队提出的非遗项目的保护措施、传承状况、当下发展、经济价值、保护计划、保护建议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尤其是对新形势下非遗项目如何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差异化宣传策略等进行了细致讨论。
虎背山路社区李家洼子网格干部姜秀钦、虎背山路社区大报屋网格居民薛建基对胶南街道齐长城的保护,齐长城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民记忆、传说故事等进行了重点介绍。

调研团队到虎背山路社区乡村记忆馆对“李家洼子地瓜粉条手工加工工艺”的制作工具、制作流程、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实地调研,到曾被老百姓称为“长城岭”的齐长城脚下对长城的保护现状、与长城有关的传说故事、社会风俗、红色历史等进行了调研。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2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青岛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组建专业调研团队开展“青岛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研”工作。调研团队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吕达、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成福领衔,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文化人类学博士刘蕾、曹萌,西海岸新区文化馆刘辉、柴雅杰,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学生志愿者组成。(撰稿:张成福;摄影:刘辉;审核:卢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