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学生民族民俗协会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福传说”讲座

发布时间:2021-12-03 19:32 来源: 发布人:贾舒文

为引导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徐福传说,推进历史正剧《东渡长歌》排练的持续开展,从而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12月1日下午,大学生民族民俗协会在主教学楼B324举办“徐福传说”主题讲座。“徐福传说”省级传承人李居发、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成福应邀开展讲座。大学生民族民俗协会成员、《东渡长歌》剧组演员参加活动。

张成福以《历史记忆、文化资本与国家级非遗——非遗保护县域实践中徐福传说的发掘与发展》为题开始讲座。他从历史记忆、文化资本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三个方面对于徐福传说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认识的过程进行了梳理。他指出,徐福传说的影响,在海内外都十分深远。“徐福”这一人物不只存在于史书中,他对于旅游文化、地方认同、国际交流和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徐福传说是重要的国家非遗,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我们要将其渗透进入日常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李居发以《徐山与徐福传说》为题进行讲解。他立足于徐山这一区域,对徐福传说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讲述。他从徐福传说的内容、价值、分布区域、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这五个方面进行讲解。1984年,李居发老师就开始专业地进行徐福传说研究,直至今天。除了为人熟知的徐福出海的故事外,他还结合图片,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讲述了徐福石屋传说、车辙石传说、神茶树传说等十多个徐福传说。同样,他也认为“徐福”这一人物在文化、历史、旅游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他认为,据现有史料和出土文物来看,徐福出海最有可能的地点是徐山,但他也强调,要正确看待对于徐福传说的地域纷争,之所以会有纷争,是因为人们都以它为骄傲,都认为它是中华文化非遗中的瑰宝。李老师呼吁在场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多进行一些实地考察调研,因为在老百姓中流传的、最原始的资料才最有价值,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青年人的努力。

对于本次讲座,协会会长刘弘欣颇有感触,她说:“通过两位老师的讲述,我对于徐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除了徐福东渡的故事,我还了解到它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到弘扬传统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我相信,对于在场的各位来说,这都是一场获益匪浅的精彩讲座。”

讲座结束后,刘弘欣同学对两位老师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全体参加讲座的同学和李老师合影留念。

(撰稿:张馨潼;摄影:刘弘欣;审核:林海涛)

上一篇: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成功开展2021秋季学期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专项活动
下一篇: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举办“党员先锋岗”挂牌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