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3月16日,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携手青马学员走进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和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百年铁轨上演时空对话。“这条1904年铺设的铁轨,曾见证民族工业的觉醒。”在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铸魂”展区,党员们共同学习百年前胶济铁路大罢工的故事。这座由老火车站钟表楼改造的博物馆,通过1400余件文物、复原车厢及VR影院,串起“起点—抗争—腾飞”的历史脉络。同学们从一篇篇泛黄文献与文物中,读懂“铁路命脉系国运”的深刻内涵。在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还我青岛”的呐喊穿越时空。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以及场景复原,将大家带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深刻体会到先辈们在艰难岁月中的拼搏与坚守。“这不仅是文物,更是民族精神的印记。”研2301班学生王泽辰感慨。


青春声音点燃历史温度。在参观过程中,党支部成员们化身“宣讲员”,在博物馆的展厅中为青马学员和其他游客讲解红色历史。他们用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将胶济铁路背后蕴含的民族工业奋斗史以及一战期间青岛的沧桑变迁娓娓道来。从铁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到战争给城市带来的创伤与觉醒,精彩的宣讲让在场的听众们深受触动。


红色打卡厚植爱国情怀。恰逢青岛市红色地标打卡活动,党员、团员们手持打卡“护照”,在博物馆的指定地点认真打卡,并相互交流参观感受,分享自己对历史的理解。“这本护照不是纪念品,是我们的‘精神地图’。”学生党员胡沉天的朋友圈里,打卡轨迹获得50多名亲朋好友的点赞。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学院党委“党建带团建”的生动实践,学生党员和青马学员用脚步丈量历史,以初心续写未来,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红色精神,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接下来,学院党委将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推进党建带团建,引导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筑牢理想信念,明确奋斗目标。
(撰稿:胡彤、李菲;审稿:王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