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专业简介

发布人:贾舒文 更新时间:2021-06-07点击次数:来源:字号:T|T

英语专业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通过省学位委员会审批 山东省一流课程

校级一流专业 双语人才培养特色

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理事单位 山东省翻译协会理事单位

 

英语专业创建于1994年,初期开设三年制英语专科;2000年起招收英语专业本科(学制四年)2015年与商学院联合开设国际商务语言与文化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2016年,在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的基础上,与山东网商集团共建共管,增设跨境电商校企合作方向(英语+跨境电商),遵循复合能力培养模式;2020年获批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翻译专业硕士通过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审批,将于202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英语笔译方向)。英语专业常年聘请2-3位外籍教师执教,并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本专业具备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具有较为丰富的语言、文学、商务和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娴熟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商务、贸易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师资力量目前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长期聘请外教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人,拥有海外学术背景9人。其中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山东省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青岛西海岸新区优秀青年人才2人,青岛理工大学“礼贤学者”特聘教授2人。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一流课程1门,“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师大赛山东省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项。

课程设置(一)专业核心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汉翻译、汉英翻译、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英语语言学基础等(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专业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中。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语言文化实习、经贸交流实习和毕业实习;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是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如“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演讲、写作、阅读、辩论)、“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山东省翻译大赛、驻青高校英语演讲比赛等,以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近3年来,学生在各及各类英语学科竞赛中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30余项。

专业特色:本科专业以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人文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上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注重能力、提高素质”为指导,形成2个稳定的主干优势学科方向(语言文学方向和翻译方向)和1个特色学科方向(双语人才培养)。

学术科研:近五年来,已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5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5项,获得纵向科研经费100余万元,出版教材、专著(译著)20余部,发表论文60余篇。专业依托有市级科研平台人文社科国际合作基地和校级科研平台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全力推动专业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

升学就业: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就业状况良好,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有供职于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有从事各级教育的优秀教师,有活跃在各个行业的企业精英,培养质量受到外事、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商务、贸易等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近几年来,考研率稳步提升,每年都有学生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英国班戈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2021届英语专业毕业生中有22人考取研究生、3人出国深造,考研率高达38.4%

专业咨询联系人:毕纪芹 副教授 13964281617

 

 

学生参加驻青高校英语演讲比赛

 

 

学生参加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年会志愿者活动

 

 

学生获奖证书

 

 

教师教学比赛获奖

 

 

英语专业(跨境电商方向)

 

专业概况:英语跨境电商2016年学院与山东网商集团共建共管、共同开设的英语专业方向,同年开始招生。校企双方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育人模式,把外语人才的培养和“互联网+”趋势紧密结合,培养了解跨境电商规则和惯例,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具备进取的时代精神、精通当前主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和运营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2020年通过学校专业合格评估。        

主干课程:英语跨境电商学生不仅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课程,还要修读跨境电商相关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综合英语、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汉翻译、汉英翻译、英语口语训练、英语视听说、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实务、跨境电商概论、跨境电商视觉营销设计、跨境电商零售实务、跨境电商网络营销实务、跨境电商函电与单证、跨境电商谈判技巧、跨境B2B/B2C项目实践、跨境团队组建与任务管理、跨境零售业务跟岗实习等。

专业特色:作为校企共建专业方向,英语跨境电商具有自己的专业特色。首先,立足国际视野,着眼交叉学科,把英语与跨境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培养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其次,文理兼容,突出实践,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岗位实现无缝对接;第三,校企合作,共建共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升学就业英语跨境电商方向毕业生在升学与就业方面实行双向选择制,可以国内外考研,可以进入合作企业推荐的跨境电商企业工作或自由择业、自主创业等。至今为止,该方向已经培养两届毕业生71其中19人考取研究生,在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其余52名学生全部就业,大多从事英语或跨境电商工作。

专业咨询联系人: 刘长珍 博士15653214669

企业方教师联系人:许玲慧 15621197957



 

学生上机操作

 

日语专业

校级一流专业 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特色

山东省日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日语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专业,2016年与青软实训合作开设日语专业(校企合作)方向,开展日语+软件的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获批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发展状况良好。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日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素养、较强的自我发展与思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了解相关行业的背景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日语从事翻译、教学、商务、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师资力量:日语专业拥有一支治学态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4名,其中副教授11名,讲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名,硕士学位教师8名,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九州大学、东京学艺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90%的老师具有日本留学经历。常年聘请外教1名。

教师科研、教研成果显著提高,近五年来获得外研社“教学之星”日语专业教师讲课比赛季军1名、全国一等奖1名,校级讲课比赛一等奖3人。近五年来,专业教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2项,其他省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10项,发表论文共4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篇,1篇论文获省级等奖,1篇获省级等奖,3篇论文获省级三等奖,科研经费达99.1万元。

课程设置(一)专业核心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括、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等(二)专业方向及拓展课程:语言文学类课程、特色复合型方向课程,如科技翻译、商务日语礼仪、日语财务基础等。(三)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化实习、经贸交流实习和毕业实习;翻译等学科类实践与竞赛,如“中华杯”全国高校日语演讲比赛、山东省翻译大赛、驻青高校日语演讲比赛等,以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近3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20余项。

专业特色:日语专业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人文性+应用性+专业性”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上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注重能力、提高素质”为指导,形成语言文学+翻译、语言文学+软件信息两个特色培养方向。

国际交流:日语专业开展多模式、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着力加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人才,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语言支持。与日本广岛大学、德岛大学两所国立大学、私立樱美林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3+1”、“3+1+2”留学项目、寒暑期研学项目等,近五年已有40余名学生参加国际交换生项目。

升学就业: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就业状况良好,用人单位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3%以上。学生就业单位包括世界五百强等外资企业,如瑞穗银行、伊藤忠、永旺等,大型央企国企,如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海尔集团等,以及海关、招商局等政府部门。每年都有毕业生考入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北大学、日本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

专业咨询联系人:王星 副教授 13375424597


 

 

东京大学井島正博教授到我院访问 日本樱美林大学副校长讲座

 

 

                                         日本德岛大学学生到我校交流访问 学生参加语言文化实习

 

 

171班王禹淇获青岛市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特等奖,受邀访问日本并受到下关市市长接见

 

181班卢胜岩参加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外语大赛获一等奖

 

日语专业(软件服务外包方向)

 

专业概况:日语软件服务外包是2016年学院与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日语专业方向,同年开始招生。该方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坚持综合、实践、创新”理念,遵循基本质量+专业特色、人文理念+专业技能的培养方式,通过校企资源共享、无缝衔接的一体化贯通模式,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训练基础上,设置软件开发模块和多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熟悉日语语言及软件开发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软件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020年通过学校专业合格评估。

主干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软件工程及测试基础、Web开发基础、初级程序设计语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信息软件开发基础实训、企业开发框架实训等。

升学就业:日语软件服务外包方向毕业生在升学与就业方面实行双向选择制,可以国内外考研,可以进入合作企业推荐的软件开发企业工作或自由择业、自主创业等。至今为止,该方向已经培养两届毕业生60其中10人考取研究生,去往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海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其余50名学生全部就业,就业单位包括日本TOSSEI GR公司、青岛海尔集团、济南大圣汇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专业咨询联系人: 王星 副教授 13375424597

企业方教师联系人:滕大伟 13361211701,刘会斌 18560669541



 

青软实训召开的专场宣讲会、招聘会、面试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青岛市团委青少年社会事务人才培训基地

社会工作专业2002年招生,2007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2011年接受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评估,评估结果均为优秀。2008年参加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发起的“希望工程社工项目”,在四川地震灾区开展志愿服务,受到同行和社会各界好评。2009年成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2017年成功申请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9年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2014年山东省社会工作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单位,2015年青岛团市委青少年社会事务人才培训基地,2016年山东省社会工作专业督导成员单位,2020年成功承办山东省社会学学会年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群体及领域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师资力量:社会工作专业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博士学位(含在读)9人,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齐鲁和谐使者”称号3人,青岛市社会组织智库专家4人,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智库专家2人,薛家岛街道社会治理智库专家5人。

学术科研:已获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项,山东省社规划项目2项,其他市厅级项目19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教材6部。拥有社会与心理实训中心,依托社会政策与社区治理研究中心、社会工作与服务学习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等科研团队,推动专业实训实践,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

主干课程:社会学概论、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伦理、社会政策分析、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

专业特色: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强化学生的实务能力和岗位职业素养,探索出“学历学位+职业证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青岛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行业支撑优势,与市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市妇联、市共青团、社会治理中心和其他社会工作组织建立市级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等产学研平台,推进联合培养;大力强化实践教学,实施差异化培养,使毕业生实务能力强、岗位适应能力快、综合素质高,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升学就业:专业自创建以来已累计培养14届毕业生近千人。毕业生就业面广,多年来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考研率稳定在30%左右,每年均有学生被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录取。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社会工作者作为六类人才被列为国家人才规划建设;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中,被纳入急需紧缺和重点人才引进范围。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社会工作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空间巨大。

专业咨询联系人:曹萌 博士15288987623


 

承办山东省社会学学会2020年年会


 

师生走访青岛西海岸新区养老信息管理平台

 


学生项目获奖证书


 

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给教师的“齐鲁和谐使者”证书

 

广告学专业

新闻与传播学硕士专业学位通过省学位委员会审批

中国广告教育学会理事单位

融媒体创新人才培养

 

广告学专业于2003年招生。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广告策划、创意与制作、新媒体运营数据挖掘与分析等特色培养方向。学院建有广告专业实验中心,注重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提升能力,逐步形成“在校内学习,以竞赛带动实训;与业界互动,用项目引领实战”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2020年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位点通过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审批,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具有扎实的广告与营销传播理论知识及相关操作技能,知识面广,创新意识强,能在广告公司、各类媒体、市场咨询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部门从事广告策划、营销传播、市场营销与设计制作、数据调查与分析、新媒体运营等工作,具有全媒体营销传播策划和新媒体创意传播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11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博士4人,双师型教师4人。另聘有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聘有业界行业导师和兼职教师20余人。

主干课程:新闻学、传播学、广告调查与评估、广告策划、广告创意与表现、市场营销学、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媒介策略、广告心理学、广告法律法规、新媒体广告数据统计与分析等

专业特色: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各类专业竞赛中屡屡获奖,获奖作品数量逐年攀升随着新文科建设的发展,专业改革与时俱进,近年来不断向新媒体传播、新媒体营销传播、用户数据挖掘与分析、新媒体影视和交互设计等前沿方向转型,并已形成特色优势和差异化路线。同时,依托学院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带领学生每年参与多项前沿领域项目,并联合知名媒体公开发布多个行业权威研究报告。

学术科研: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近5年来依托新媒体研究中心孵化教科研课题13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目经费33.5万。近5年来,出版专著4部,发表核心论文9篇,在新媒体平台发表相关文章近百篇

实习实训广告学专业与近10家新媒体机构、新媒体传播公司、广告传播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展开多方位合作;同时建立实习实训基地20余个为学生实践训练就业提供各种资源和渠道2016年与新媒体平台建立媒体数据研究基地;2019年与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青岛广电高新产业中心)建立新媒体实践基地该基地是国家广电总局在全国布局的唯一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同时与企业合作进行数据营销课程改革在实战项目中教授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实操能力

升学就业:广告学专业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000多名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在广告公司、数字营销机构、网络与影视传媒、公关咨询公司等单位从事营销策划、文案、新媒体运营、媒介调查、交互设计制作、互联网产品UI设计、数据挖掘与分析、媒介策略传播等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向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输送近100名研究生,10余人到欧美、香港等地高校继续深造。

近几年,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逐年稳步提升,整体就业率较高,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和山东省内的企业。近两年,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不断扩大,腾讯、360、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传播公司、数据分析公司、新媒体传播公司、新媒体运营公司、数字营销公司、媒介策略公司等,已成为毕业生的首选去向

专业咨询联系人:刘鹏 博士 13969627973

 

2019年与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建立新媒体实践基地

 

2010年广告学专业刘鲁英同学获得金犊奖平面广告银奖,2018年广告专业李贞怡团队在第27届时报金犊奖广告大赛中凭借《新24孝故事-孝顺就是陪他(她)》摘获金奖。

 

2018年7月,广告专业学生在第16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学院奖比赛中摘获金奖和铜奖。图为金奖团队(蓝)满玉小组和铜奖团队(黄)佟光耀小组

 

 

2019年12月,广告学17级王朝霞同学的动画作品《飘影植觉加工厂,新飘影更自信》在第18届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节总决赛中获得三等奖,这是广告学专业首次拿下动画类作品等级奖,专业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部分平面获奖作品展示:

 

汉语言文学

青岛市影视文化研究会会长单位

青岛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汉语言文学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本专业师资力量较强,在中国古代文学、影视文学、民俗文化、青岛地方文化等领域具有研究优势与特色。教学条件突出,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充分保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形成“中正仁和,文以化人”的专业育人传统。成立青语文学社、晨钟吟诵社、民俗学社等多个特色学生社团,并编撰文学刊物《青语》。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教师学缘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校内外均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并在青岛市影视文化研究会、青岛市手工艺协会、青岛市演讲与口才协会、青岛市博物馆学会等社会组织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近五年,教师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建设有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1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资源课程1门,出版专著8部,发表研论文40篇。

主干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民间文学概论、文学研究方法、美学概论、影视文学、文学采风、民俗和民间文学调查等

专业特色: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提出“中正仁和,文以化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重实践、尚风骨、尊学术的优良传统。注重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基础写作训练、文学采风、认识实习、民俗民间文学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开展对青岛本土文化、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通过开展国学文化节、组织各类文化社团、编纂文学刊物等多种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形塑学生人格;注重对学生学术素养的训练,通过举办和参加学术会议,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国学比赛等训练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学术科研:近五年,已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7项,九三学社中央办公厅等单位委托课题8项。教师团队承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部分工作,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谚语·山东卷》。承担2021年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徐福传说”的话剧化表现,编剧、排练、演出大型古装剧《东渡长歌》。承担对地方文化、文学的挖掘、整理与保护的相关课题,对青岛文化与文学名家、徐福传说、梁祝传说、陈姑传说、西海岸核雕、大夼香传统制作技艺、胶州剪纸、胶南年画等项目进行普查和研究;组织师生团队对青岛里院、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文学、历史和民俗文化调研。

升学就业:近几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率稳定在30%左右,不少学生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2020届毕业生考研率达到40%。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包括政府部门、公检法等政法机关、教育机构、报社和出版社,以及海尔、澳柯玛等国有企业。

专业咨询联系人: 张成福 副教授 15762267109 王砚文 博士 15069022909

 

 

青岛理工大学第一届国学文化节闭幕式暨汉语言文学专业文艺汇演

 

汉语言文学专业晨钟吟诵社常规校外活动

 

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们吟诵《九歌 东皇太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进行里院文化调查、文学采风

 

汉语言文学专业演出古装话剧《东渡长歌》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剪纸和核雕